关于《诸葛亮集-诫侄书》的来源校正思考

阅读数:2065 发布时间:2016-06-25 10:45:16

作者:gsh 标签: 诸葛亮 志当存高远 诸葛恪 诸葛瑾

网上摘录:

有说此文是写给侄子诸葛恪的,而正统的说法应该是给诸葛亮姐姐的儿子的。 诸葛恪是吴国人,自有吴国高官、其父诸葛瑾调教,料想身为蜀国宰相的诸葛亮也不至于写这样的给诸葛恪,写给同在蜀国的外甥才对。

我以为网上说的不对!

这应当是写给侄子的。理由如下:

1,外甥不在宗谱,外甥在父系宗谱。
2,网上说,因为诸葛恪自有高官父亲调教,诸葛亮不必出手调教。我认为不然!因为:诸葛恪有父亲,诸葛亮姐姐的儿子也有父亲,凭什么要写给外甥而不是侄子?这个逻辑不成立。

原文如下:

夫志当存高远!
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忍屈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秀野堂主注:先忍后去,先问后除。是因果关系,是思想、行动、结果的逻辑)
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又: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从两篇文章对比来看,诸葛亮在家族中属于担负起子侄教导的责任的,类似于家庭领袖。

诸葛亮行文对远,对高,有一定的追求,恪守君子之道。

三国时期,诸葛家吴国一支,蜀国一支,魏国也有一支。

三方下注,保存实力,争霸天下,最终呢?耗尽元气,子孙凋零。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