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处征心

阅读数:1549 发布时间:2014-12-30 20:02:27

作者:秀野堂主 标签: 七处征心

2007 年于扬州,高旻寺

七处征心者。佛于楞严会上征诘阿难心目所在之处也。此由阿难遭摩登伽之幻术。佛敕文殊将咒往护。提奖阿难。归来佛所。佛问其发心出家之始。阿难以见佛胜相而答。佛遂征其心目所在。阿难答以目在外而心在内。及佛征其心不在内。又计之在外。如是展转穷逐征诘。至于无所著处。使其妄心无所依止。盖由阿难不知妙净明心。遍一切处。无在我不在。而妄认缘尘。分别影事。以为心相。佛欲破其妄想缘心。显其妙净明体。故有七处征心之说也。(梵语阿难。华言庆喜。梵语摩登伽。华言本性。文殊。梵语具云文殊师利。华言妙德。)

一在内在内者。

谓阿难因佛征问心目所在。阿难答云。心居身内。目在于外。佛遂问云。汝心若在身内。则应先见身中心肝脾胃等物。然后能见外境。若不先见身中之物。汝心岂在身内。故云。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二在外在外者。

谓阿难被佛征心非内。则又计于外。故以灯光譬之。谓众生心在身外。不见身中。如灯光在室外。不能照于室内也。佛又问云。汝心若在身外。则身心两异。各不相知。若相知者。云何在外。故云。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外。无有是处。

三遍根遍根者。

谓阿难被佛征心非外。则又计为潜伏根裹。(根谓眼根。)故以琉璃笼眼为喻。谓眼合于心。如琉璃笼于眼 上。若眼见物时。心即随能分别。无有障碍。如琉璃合眼。不碍于见物也。佛乃责其法喻不齐。汝若以琉璃喻眼。则眼亦可见。眼若可见。即同于境矣。眼若同境。则心境各异。岂可云心遍伏根内。随即分别耶。故云。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潜伏根裹。无有是处。

四在闇内在闇内者。

谓阿难被佛征诘心不在根裹。则又计云。诸众生身。腑藏在中。窍穴居外。如我今者。开眼见明为见外。闭眼暗为见内。佛乃问其汝当闭眼见暗之时。此暗境界与眼对否。若与眼对。暗在眼前。云何成内。若不能者。云何成见。故云。汝言见暗名见内者。无有是处。

五随所合处随所合处者。

谓阿难被佛徽诘不在暗内。则又计之。随所合处。心则随有。佛乃问云。汝言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是心无体。则无所合。心若有体。则汝以手自挃其身。汝心必能知觉。此知觉心。为复内出。为从外来。若于内出。则见身中。若从外来。先合见面。既非内外。则无出入。出入既无。体性何有。若无有体。谁为随合。故云。随所合处。心随有者。无有是处。

六在中间在中间者。

谓阿难被佛征诘心非随所合处而有。则又计心在于根尘中间。佛又问云。汝心若在根尘之中。此之心体。为复兼于根尘。为不兼于根尘。若兼于根尘。则根有知而尘无知。成敌两立。云何为中。若不兼者。不属根尘。即无体性。中何有相。故云当在中间。无有是处。(成敌两立者。谓根与尘而成敌对。有知与无知而成两立也。)

七无著无著者。

谓阿难被佛征诘心不在中间。则又计之。一切无著。名之为心。佛又问云。汝言不著名为心者。如世间虚空水陆飞行一切物象。汝心不着。此等物象。为有为无。若言无者。则同龟毛兔角。云何更有不着之物而言不着。若言有者。物在则心亦在。云何无著。

故云。一切无著。名觉知心。无有是处。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