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一天,我们连奇迹都不相信时——《了却残生》观后记

阅读数:2021 发布时间:2014-09-18 20:59:56

作者:秀野堂主 标签: 了却残生 影评

没有激烈的战争场面,没有情色与情仇,没有高楼大厦与快节奏的情节,但男主人公心中那内敛自抑,面对死亡时,常常抑郁的不可自拨的心情却让人意识到,力量不仅可以向外展露,还可以返观内心。 在静静的看完了这部电影的时候,我一边在妒忌片中的“亨利•普尔”一边期待着有这样的奇迹降临在自己身上。 如果有一天,你也突然被宣布,你只有6周左右的生命时,你会如何选择过剩下的生活? 真是很难想像的吧?也许,有的人会使劲的花光自己所有的钱?也许,有的人会恶性的报复社会?也许,有的人会继续工作,坚持到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也许,有很多也许…… 片中的普尔先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他的选择:去一个人少,安静,的地方,在不妨碍别人的前提下,孤独的消磨自己剩余的时光。离开自己的生意,离开自己的家庭,离开自己的女朋友,离开自己所生活的那个圈子……其实,如果只有6周的话,也谈不上什么消磨。 选择这样一种方式面对自己的终极审判,是需要强大的自控能力与勇气的。对于普尔先生这样的做法,我本人表示肯定。 我对本片的演技,镜头的运用,色彩,音乐,烟火(啊?没有烟火),都不予以评价。单就故事的情节与其编剧所要表达的公之于众的意图,进行一分析与猜测。

好吧,让我们来注意剧中的几个镜头:

镜头一:

当普尔先生丝毫不介意房子的价格,痛快的买下,并甚至对售房的小姐说“价格高点,你不是还可以多拿些提成吗?”这句话时,售房小姐脸上出现了不相信的神情,当惊喜一闪而过,她便立即用滔滔不绝的赞美与体帖之语来掩饰自己内心中的愉悦。在后来的例行公事般的二次访问后,售房小姐意识到普尔先生此君不会再有油水后,售房小姐便再没出现。现在回想起那个小姐脸上笑起来的猴相时,我忍不住要拍案大叫一声“很好,很现实,很强大。”生意似乎就是应该这样做的,不拖泥带水,不犹豫不决,不浪费一丝一毫的精力。

镜头二:

当不停的有人来访问,并不断向普尔先生表示友好时,普尔先生表现出来的冷漠,让邻居们也有点尴尬,她们仿佛也觉得自己热脸帖上了冷屁股了。当那个西班牙胖邻居发现疑似“holly face”后,便从此不停的自进自出普尔先生家,并打电话召来神父,亲朋好友,滔滔不绝的向别人宣传,其中言语,在我猜想中,必有言过其实,夸大吹嘘之嫌。别忘了,美国也有八卦老太,毕竟,人家美国鬼子也是人。

镜头三:

神父说自己是个优质的倾听者,普尔先生不耐的说自己也是。普尔先生那时候,还有心思向别人诉说吗?还有心情向别人诉说吗?诉说还有用吗?当你面对每过一天后,死亡就逼进一天时,而且非常临近时,我们内心的焦虑与恐惧,恐怕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体会,没有人可以并值得倾诉。

镜头四:

那个因为父亲的离去,而终日不语的小女孩,怎么看都有点病态。她喜欢躲在角落里,听别人说话,并录下来再播放,她甚至录下了她妈妈在夜晚中的哭泣与无力,录下了太多别人的不经意间。她自己明知自己有说话的能力,却从不开口,除了和自己玩耍,她内心比大人更加寂寞。当她渐渐习惯了普尔先生,并像大人们一样,试着触摸那所谓的“神迹”后,也开始说话了。可是,有谁知道,那个小女孩是真的被“神迹”所救?还是内心自我救赎的成功实现?亦或是普尔先生的出现,代替了她心中的父亲的形象?让她在众多的妇女同志中,找到了像父亲的男人?当普尔先生亲口说出自己即将要死时,躲在角落里的小女孩再次沉默,她不愿意接受这样的现实,她选择沉默来表示反抗,这是一个小女孩表达力量的方式。向上帝示以抗争,向自己的命运示以不屈。而当普尔先生在医院醒来后,看到的是小女孩天空一般湛蓝的大眼睛,听到的是小女孩清脆的童音“祝贺你回来,亨利”,巧的是,普尔先生也对她说了一句“也同样祝你回来。”普尔先生深邃的眼眼里,是意味深长的似笑非笑。

镜头五:

总想关心普尔先生的女售货员。她其实是极其自卑的,镜头从侧面滑过时,已经清楚的向观众传递了一个信息:此人的视力基本可以判定为接近瞎子一级的了。她的眼眼始终都是红红的,在与普尔先生对视时,带着谨慎而善意,用网络上常用的话语就是“XXX弱弱的说”。她肯定是相信奇迹的,不然,她怎么会半夜跑到普尔先生家,面对着墙壁祷告,并又奇迹般的获得光明?然后我总结了她的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她的白天都比较忙,一直在工作。所以,她要晚上去。她没有男朋友,没有什么好朋友。所以当她视力恢复后,唯一要告诉的人,是她的妈妈。此女悲哉,不幸。

镜头六:

普尔先生和隔壁少妇约会,当面对爱情再次来临时,普尔先生内心的理智告诉他自己,不能耽误别人,毕竟自己阳寿将尽,于是,在一顿有着pizza的美好夜晚,只能痛苦的对心仪之人说对不起。有时候,我们面对感情的时候,并不完全是去享受与进行它的,有可能,我们不得不做出放弃,去伤害别人。这也是所谓的无情之情。当他在深夜,独自面对着那面大家都说是“神迹”的墙时,他也试图去相信,触摸圣血,会带来好运,可是,他终究是自控能力极强的人,他终究是理智而相信科学的人,他一直以为自己被上帝抛弃了,他一直以为不可能有奇迹。所以,当他犹豫的伸出手,试图去触摸那“神迹”时,在颤抖与反复的鼓起自己的勇气后,他依然选择放弃去触摸“神迹”,因为,他觉得,他还是与别人有所不同,他还是觉得自己不相信上帝,他连相信上帝,选择相信奇迹的勇气都丢失了。这,可能是最要命的。

镜头七:

当更多的人来到普尔先生家,聚众观瞻时,普尔先生愤怒了,暴发了。他对着众人们大声的吼叫,并用自己的斧子破掉了墙壁,砸碎了别人带来的鲜花等供品。他此时的心境应该是非常复杂的,其实,普尔先生的心境一直非常复杂。从回忆自己小时候孤独的坐在河边的桥底下时,从小孩子父母间的争吵打架时,孤独、忧郁、偏执、就在普尔先生的心里扎下了根。他羡慕别人在神迹的影响下产生的奇迹,又不相信这些已经发生的事实,因为,奇迹没有在他身上发生,但是奇迹却是他的房子。但是,很遗憾的是,普尔先生忘了,他自己根本没有诚心诚意的去碰过那面墙。而即使他没有诚心诚意和带着敬畏的心去抚摸那面墙,上帝依然慷慨的给了他健康,只是他不知道而已。

镜头八:

普尔先生的眉头始终紧皱,即使在晒太阳的时候,都是一脸的黑气,忧郁不已。只有片尾,才是真正的舒展了眉心,解开了心结。并且,普尔先生终于意识到,自己的存在,是要注意IS,而不是WAS,这与佛教的“当下”,有异曲同工之妙。人应该活在当下,而不是过去里,或者对将来的猜想里。

现状议论: 让中国人看这样的片子,在现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显然有点阳春白雪了,所以,在douban里,对本片的评论都没有较好的,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所谓的文艺青年们,看不懂这样的片子,算是正常,看懂了,也不会是真正的文艺青年了。在我这里,文艺青年,是个贬意词。 太多的douban青年们看到了宗教问题,成本问题,并给本片定性为喜剧片。这显然是人云亦云,目光短浅,品性肤浅,并以自身意识形态去给本片加了很多框框的缘故。 即使在网上,搜一下本片的影评,写的也是空洞无味,大无可陈,写的作者本身,也是有大量的意识形态问题,仿佛要用社会主义无神论的思想来改造一下本片中西方国家的人普遍存在的有神论思想。

以下是摘录:

“prettygold影评:****4粒星 
当你从医生口中得知你还有6个星期的命后,你会选择怎样?主人公henry就选择到一个偏僻的低密度的别墅来了却残生。非常应景,现在正是美国金融海啸的时候,比1920年那次有过而无不及,别墅只卖325美金。作为中产阶层以上的男hero老说,眼皮都不眨,也不还价就买下了。可能是怜悯那些在次级债中损手烂脚的中下阶层,同时怜悯自己的残生只值235美金实在太可怜了。 
” 
“这块石头,就是救命的最后一根稻草,功利主义的有神论给了这部电影的完美结局。有情人终成眷属。 
问题是:这世界有神吗?有改变所有人支配所有人命运的神吗?我脑海中出现了秦始皇、希特勒还有chairman mao的影子。只要有希望,就有实现的可能。如果没有了希望,实现的可能性就几乎为零。偶然性的同时必然夹杂着必然性和更多的环境变量因素。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掌握了控制所有人命运的资源,那他就是人间的神。the one 绝对不是 the God。一个人们心中幻想出来的真善美希望的图腾。 
” 
难道,把这样一部电影与经济危机挂上了钩,就是有宽广的视野了?难道用必然与偶然就能解决本片中大量的伦理哲学思考了吗? 
其实,大可不必想的太上层建筑,作为一个观众,看了此片,我们更应该返观内心,通过对自己的了解与认识,去认识这个世界与家庭。看到这样的片子,都能扯上“秦始皇,希特勒,毛主席”,你不觉得可笑吗? 

总结:

当有一天,我们连奇迹都不相信的时候,死亡就离我们不远了。 
人不仅要有勇气去面对死亡,还要有勇气优雅的面对之。 
此片不是一片喜剧片,充其量,只是有一个喜剧的结尾而已。 
很多观者本身都有非常严重的意识形态问题,也有和普尔一样的问题,不相信奇迹。 
凡是认为此片垃圾的,是因为,你还很年轻,还不曾面对或思考过死亡。 
相比与佛教所提的“觉悟”,基督教更崇尚绝对的神与服众。 
此片充满了一种关爱的暴力,和忧郁情节下的自我控制,接近了抑郁。 

声明:

本人没有任何宗教信仰,但我也知道,在中国,看这样的片子,如果认为此片宗教氛围很浓,是很自然的,毕竟,人有追求同质并排斥异质的习惯,而我们如果发现自己有这样的习惯,就应该敬惕了,这不是好事。

感谢有人看了我的一些议论,心有戚戚焉。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