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佛教对思想的迫害与误导

阅读数:4526 发布时间:2014-12-30 19:50:28

作者:秀野堂主 标签: 再论佛教对思想的迫害与误导 杂想

2006年 于南京 在本文之前,先更正一个笔误,佛教在中国的传入,据严实考证,约是在公元前后。按1950年第一次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会议作出共同的规定佛教年表。

前2年(西汉哀帝元寿元年)
大月氏(今新疆及以西一带)来华使者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庐口授《浮屠经》,佛教渐传入中国。
约62年(东汉明帝永平五年)
楚王刘英信奉佛教,并与信徒聚会谈佛,是为中国第一个佛教团体。
约65(东汉明帝永平八年)
史载明帝刘庄以梦见金神,遣使臣蔡愔等到天竺(今印巴次大陆一带)求法。
67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年)
史传天竺僧人竺法兰、迦叶摩腾以白马驮《四十二章经》、佛像到洛阳,明帝以礼相迎。是为佛教正式传入中国汉地之始。
68年(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
在洛阳建成白马寺,为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被尊为中国佛教的“释源”和“祖庭”。
147年(东汉桓帝建和元年)
大月氏僧支谶到洛阳弘佛,后译出《道行品经》、《首楞严经》、《般舟三昧经》等,大乘佛教理论得以系统传入中国。
山西洪洞广胜寺约于该年兴建。
148年(东汉醒帝建和二年)
安息国僧人安世高到洛阳弘法,156年译《人本欲生经》。以后译出《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阿毗昙五法经》等,小乘佛教理论得以系统传入中国。
166年(东汉恒帝延熹九年)
醒帝在洛阳濯龙宫设华盖以祠佛像。
196—220年(东汉献帝建安年间)
曹植仿佛教声律用作诗赋,又制《渔山梵呗》,音调艳逸,被视为佛教影响中国文学、音乐之象征。
310年(西晋怀帝永嘉四年)
龟兹(今新疆库车)僧人佛图澄至洛阳弘法。后来投奔后赵石勒,被尊为“大和尚”,得以参政。曾以佛教不杀生之情劝石勒。

以上一些年表,我们可以看出,佛教在中国的传入,可能是在:公元前后。中国佛教既不是一心望月所说的东汉,也不是我说的五胡乱华,也是西汉公元前2年。

其它问题,容在下一一细说。

1,佛教的起源。我们先来看看佛教是如何产生的。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天竺),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悉达多传说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与我国的孔子同时。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后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是在古印度奴隶制度下,社会极为动荡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当时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集中反映在种姓制度问题上,形成了尖锐复杂的斗争,导致社会动荡,生产下降,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得不到温饱和安定。痛苦、失意、无望、颓废是当时一般的社会情绪。 这种社会情绪也使作为一个小邦王子的悉达多受到感染,他思想日益苦闷,产生了消极厌世的念头,不愿继承五位,便外出寻道。开初他也想从婆罗门教中皖出解除苦难的方法,但终于不合心意,便舍弃了婆罗门教,闭居山林静坐。经过几年的冥思苦想,一天他坐在一棵毕钵罗树(后被称为菩提树。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下终于悟出了解脱苦难之道,便宣布自己成了佛了。后来他便到中天竺各地进行传教活动,组成僧侣集团,逐渐形成了佛教。到他死的时候,佛教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 佛教的教义是一个相当庞大、精细的唯心主义体系,后来由于不断的传播,发展成为许许多多不同的流派,教义就显得更为杂乱了。 释迦牟尼死后百余年间,佛教发生分裂:一派称为“上座部”,主要由一些长老组成;另一派称为“大众部”,拥有广大的僧侣,公元前一世纪前后又由大众部的一些支派组成“大乘佛教”,并且称呼非大乘佛教的教派为“小乘”。大乘宣称自己这个教派是“普渡众生”的,说小乘是只管自己修行得道,得了道就当“罗汉”,不管别人,所以很不可取。他们把罗汉称之为“自了汉”,是带有一点轻蔑的意思的。大乘打着普渡众生的招牌,宣称自己宁愿入地狱渡人,也不愿自己先解脱。这是很能换得人们的同情和尊敬的,所以大乘比小乘具有更大的欺骗性。

大乘佛教中又有“空宗”和“有宗”的不同派别。空宗(又称“中观宗”)是公元三世纪,由龙树、提婆创立的一个派别。空宗宣扬“一切皆空”的教义,很有导致把佛自身也否定掉了的嫌疑,所以遭到了另一些佛教徒的反对。后来世亲、无著才创立了“有宗”。有宗又称“瑜珈宗”是针对空宗来的,认为不能象空宗那样讲,不是一切皆空,佛还是真的、有的。有宗宣扬“万法唯识”的教义,认为一切客观事物都是佛性的表现,最终也都要归到佛性一来,主张的是唯心主义的主观意识论。

传说龙树是大乘佛教的祖师,他不仅创立了大乘空宗,而且还把佛教某些教义和婆罗门教的某些教义、仪式相结合,创立了“密宗”,(或称“密教”)。后称密宗以外的教派为“显宗”(或称“显教”)。所谓密宗,一是主张秘密传教;由一人直接传授给另一人,弄得很神秘;一是搞惑世欺众的巫术和烦琐的宗教仪式。密宗是比其它宗派更秽浊的污水。佛教出现了密宗以后,就走入绝境了。

孔雀王朝时期(约公元前324-185年),佛教被定为印度的国教。当时印度海上交通发达,对外关系活跃,国家甚至发动佛教传教士远赴国外以扩大政治影响,佛教由此便逐渐向亚洲其它各国传播。南从印度到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北经帕米尔高原,在公元前后传入我国,再由我国传入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南传教以小乘佛教为主,北传教以大乘佛教为主,以后佛教便一步步地发展成了世界性的宗教。佛教传入各国各地区后,又与当地的思想意识、宗教相结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显得相当活跃。

西藏的佛教是在公元七世纪,同时由我国内地和印度、尼泊尔传入的。由我国内地传入的主要是大乘佛教,由印度、尼泊尔传入的主要是密教。佛教传入西藏后,曾经为苯教所不容,佛教和苯教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后来终于战胜了苯教,同时也融合了苯教的一些教义、神祗和仪式,并形成了自己浓厚的地方特色。这种带有地方特色的西藏佛教,后来被外地人俗称为“喇嘛教”。

2,佛教的哲学思想。

正如其它世界性大宗教,中国佛教有它自己的核心思想,做为宗教修持和解脱的指南。这种思想的成立,乃是中国批判源自印度的大乘佛法(空宗和唯识宗)的结果。在大乘有关慈悲和智慧的教法影响之下,领导中国佛教的大师们接受了如来藏和佛性的概念,并进一步认为它们就是心,称它们为绝对的心。因此,心就有超越的和现象的二个层面,所以是整个宇宙的来源。 虽然中国对于印度佛教观念的教判已有长远历史,但是对于印度大乘思想的系统批判,一直要到第八世纪之后才变得有意义。「一心」的思想,由澄观(738~839)开始建立,而完成于宗密(780~841)和延寿(904~976)。延寿是禅僧,禅宗因而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使得这个思想代表了整体的中国佛教。 经过了近一个多世纪的努力,学术界不断地研究出版,终于证明了中国的思想家,包括高僧和学者,在佛经的翻译、理解、分析、诠释及实践上,大多是有所选择、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自己独特的思惟模式。中国佛教中的宗派思想,虽以印度佛经为根据,但是印度本身并未出现相同的哲学体系,而是只是在中国才建立的。而中国佛教哲学中也有核心思想超越宗派界限,达到足以代表中国佛教全体的高度和深度。这一核心思想体系的建立是由华严宗的思想家,首先表示印度大乘佛教的中心哲学,「中观」和「唯识」,并非完善无瑕,从而有建立新的核心的必要。这一新的核心思想,就是「一心」哲学体系。「一心」的概念首先由天台宗倡导,再由华严思想补充和丰富,经过禅教合一的酝酿,又加上禅宗后来成为中国佛教主流的发展,终于成为中国佛教的核心思想。 中国高僧们对印度佛教的批判,最有系统的是各种「教判」。整体而论,中国的教判著述在隋唐以前,多是对印度佛典撰述的内容,加以分别和评估。这种评估偏重于经籍之言,缺乏论书中所含的哲学体系;偏重对小乘思想的批评,对大乘佛教的核心哲学如「中观」与「唯识」却少批判。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先天性的;另一原因是中国文化不热衷于抽象的纯逻辑理论。所谓先天性的限制,指佛教是源于印度,中国人士要靠翻译经论典籍才能理解佛教。而佛典翻译工作,在华长达一千多年之久,中国僧人常处于新经续出、目不暇给:上次得到的旧教义及经文还没有搞通,新的译经又堆积案头,根本没有消化哲理的时间,更不用提及时评论了。这种状况在唯识思想在华传播过程中,表现得更为具体:例如唯识宗的经典早在真谛三藏(梵名Paramartha, 500~569)时代,有的就已译为中文,但是中国僧人真正了解唯识哲学体系,则要到玄奘(600~664)、窥基(632~682)及其弟子的时代才能完成。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唐代以前的中国佛教还没有具备批评大乘哲学的知识和条件。从很大的范围评论,更无建立一个中华佛教的核心思想。

3,佛教的流行跟五胡乱华的关系。

五胡因为自己不是中华人,而佛教是胡教,所以推行佛教,如羯族建立的赵,北魏初期的鲜卑皇帝大力推行佛教,就是这个原因。 当时北周武帝有一段文字是批判佛教的,我转给大家看看“佛道在中夏已呈泛滥,缁衣之众、黄老之徒高达数百万,夺我大周百姓竟达半数之多!这些僧侣又多系年轻力壮之人,捐六亲者,不能为家尽人父、人夫、人子之责;舍礼义者,不能为国尽人臣、人民、人丁之职!致百姓黎民无耕地之夫、无养老之子;国家朝廷也无御敌报国之兵!一旦强敌入侵之日,国破家亡之际,何禅能克敌?何佛能御国?何经又能救民于水火、抵异邦之铁蹄、挡强盗之杀掠?诸如种种,何来慈悲?何言仁善?又如何敢称普救万民众生?”

在唐朝,唐太宗是老子李耳的后裔,六三七年(贞观十一年)下敕规定道先佛后,佛徒大不满意,纷纷到阙下上表反对道士位在僧尼之上.唐朝廷要尊祖,先道后佛,本无不可,佛徒法琳面对唐太宗说,陛下之李出鲜卑拓跋达阇,与陇西之李无关,劝唐大宗自认是阴山贵种的子孙,不要承认老聃的李姓,因老聃是牧母所生。这是多么卑劣的思想。僧徒都无耻地自以为是释迦贵种,不能展居道后,誓死要力争首位,这是甘心做天竺僧奴仆的心理.

在南北朝,即佛教从思想上俘虏中国人作佛奴:生活、礼仪、思想完全与天竺佛徒同化,甚至自称为佛子释种,不认自己是中国人。寺院有自己的法律(僧律),有自己的武装(僧兵),有自己的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不受国家律令的约束,一个寺院等于一个独立或半独立的佛国或佛刹(土)。佛国愈多,对当时政治统一的威胁愈大。朝廷废除佛教,拆毁寺院,是有理由的,佛教徒进行各种方式的敌对活动,总是突破朝廷的一切措施,求得自己发达的机会,以所谓空寂无争为教义的佛教,反抗朝廷的斗争是很坚决的,因为僧徒要保持寄生动物的生活,必然全力护卫自己的佛国。

4,佛教与道教的关系。

老子(公元前854年--公元前770年)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释伽摩尼(公元前623年--公元前543年) 公元前588年睹明星悟道

佛教所主张的”中观“”唯实“”一心“等思想,与老子的“守中”等思想有着极其类似的地方。而中国佛教与印度佛教的区别,又有极大的不同,中国佛教,从更多的意义上说,是结合了道教的部分思想的。 佛教在中国,为了传播,为了生存,把原汁原味的佛教改的面目全非,只要时代需要,只要环境需要,他可以摇身一变,或者万千变,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传播下去。佛教也许会说,我们的传播是为了渡世,是为了救人,可我们要问:“凭什么你可以渡世?你可以救人?你既然有产生的那一天,就必然有消亡的那一天。凭空搞出那么多的偶像让人崇拜,你是什么居心?释伽摩尼,本身是反对偶像崇拜的。可是现在的佛教呢?”

5,佛教的强迫性与世人的奴性。

佛教是不允许别人说他不好的,你要是说他不好,他就说你会下地狱。威胁!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如果你真的好,我说说又如何?世人总是崇拜强者。喜欢无上的力量与尊严。可是他们却不知,在他们崇拜的时候,他们已经陷入了一个陷井。他们再也不可能超越佛祖,再了不可能超超自己的偶像。而这种情况,本身,是违背了世人自己的追求的。 佛教从精神上,就限制了别人的思想。人的思想应该是轻灵的,自由的,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唯一能做的,不受干扰的,就是自己自由的思考与想像。而佛教呢?就是对这种自由的最大的压迫与限制。如果你身体无法自由,心灵也无法自由。那我们生存的意义,又何在?在这点上,我十分同情孙悟空。也十分赞扬吴承恩,从某种意义上说,吴承恩不光光是一个伟大的作家,还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他看透了佛教的本质。 只要敢于对抗佛的,就要被打倒。可笑!一方面,佛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令人怜悯的位置上,宁可以肉去换鹰的饱餐。一方面,却又要降魔杀灭生灵。 我就纳闷了。怎么同样是一条命。你就有两种解释呢?悖论。 还是痛快一些吧。佛教,你就直白白的说出你的想法,你不敢说?不好意思说? 好,我来帮你。 佛教的本质:最终是要控制他的心灵,限制他人的发展,扼杀创造与灵感,充分的给人加上大量的被奴性思想,最终养活那些不事生产,不事劳作与创造,整日躲在经书背后,帮压迫者压迫, 给压迫者提供精神上的武力与工具,消灭或者同化一些敢于反抗,有能力反抗的人,最终维护自己的利益的一个很让人不齿的病毒集团。

佛教之所以有出家与在家的区别,从根本上,是一种交换,为了同化那些人,他对自己的宗教原则作出让步与妥协,允许人淫欲,吃肉,杀生,撒谎,贪污受贿,这样的让步,是佛教的进步,他的原始教义就是允许的,只不过,后来走上了歪路,后来又返回来而已。如果没有这样的让步,佛教早就在1500年前就自我消灭或者被人消灭了。

我们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佛教的思想处处充满了悖论。悖论的产生,就意味着佛教可以反复解释,正反解释。就像一个懒汉的内裤,正过来可以穿,反过来,也可以穿。总有一面是干净的。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已经的信教的,或者将要信教的,或者还没有信教的,在读了我的这篇文章之后,我并不奢求你可以明悟我的思想与理论,也并不要求你要退出某个宗教。就当作是一个人生的经历吧,人生很短,偶尔让自己的思想旅旅游,也是可以的。特别是自己的思想,应该经常旅游,游的越远,越高,越大,人生和生命就越有意义! 千书万卷,不若一语,道之简易,不过如此。我费力费神打出这么多字,没有别的,只是想告诉你们,不要轻易的交出自己的思想,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身体,但,我们一定不能再让别人控制自己的思想,千万不让自己的思想也被强奸,或者诱奸,或者骗奸。那是我们最宝贵的,也是唯一的一块净土,何其珍贵!

相关文章推荐: